《破碎族裔》评价:用手机才能玩的PC桌游 破碎人物海报
《破碎族裔》重塑了多人游戏的交互方法,将手机变成控制器,实现了特殊的本地联机回合制战略RPG。玩家需要围坐在共享的大屏幕前,同时运用手机上的唯一APP来操控自己的人物,营造出强烈的“电子桌游”气氛。主屏幕如同“地下城主”,负责叙事引导和场景展示,而手机则化身为每位玩家的“人物卡”,扫码即可便捷地进行掷骰、释放技能、查看道具等操作。
游戏的方法框架采用了轻度化策略,显著降低了传统回合制战棋的门槛。有六种职业可以选,如奥术师、奥拉夫、游侠等,每个人物都拥有清晰明确的定位。例如吟游诗人专注于团队位移辅助,炎术士擅长制造范围火焰伤害。玩家无需深入钻研复杂的制度书,就能快速领会人物责任并形成战略配合。战斗经过也进行了简化,摒弃了繁琐的先攻检定和豁免对抗,以直观的上划出牌选择行动、滑动走位移动人物的操作。
在视听呈现和全球观构建上,《破碎族裔》展现了扎实的功底。三头身的卡通风格人物在融合了霓虹魔法和锈蚀机械的“破碎之地”中冒险,视觉效果特殊。战斗中技能释放时飞溅的齿轮碎片、掷骰判定时瑰丽的粒子光效等细节,都强化了操作的反馈感。
然而职业体系的深度不足是游戏的壹个明显短板,人物缺乏深度的自定义成长树,主要依赖固定的技能组作战,这使得流派开发和Build构筑的空间远小于同类战略RPG游戏。战士的“嘲讽肉坦”能力和炎术士的“火焰制造者”强度也存在争议性失衡,如果未能抽到决定因素的命运卡牌来弥补短板或强化优势,战斗尝试容易出现断层。后期为了获取养成资源而进行的重复性战斗,进一步放大了方法相对单一的缺陷。
多人协作的默契程度直接决定了游戏趣味的高低,在高难度挑战中,队友间细微的配合失误很容易导致团灭,带来较强的挫败感。更现实的难题还有壹个,那就是本地多人玩法所面临的社交成本。在线上联机已成主流的当下,要凑齐四人线下同屏共玩的场景本身就有很高的门槛。这种对复古社交方法的依赖,使得游戏设想显得有些理想化。如果后续更新能优化个人尝试或提供更多线上协作的便利,你们这款为真正的游戏而生的作品或许能建立起不错的口碑。